电磁兼容小小家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3|回复: 0

雷电基本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 15: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伙计,请登录,欢迎回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们通过模拟地球原始大气在密室中进行放电的实验,结果由无机物合成了11种氨基酸。这些物质的出现,是生命起源的基础,因此,一些生命起源学说认为,是雷电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同理,地球上空有一层电离层,它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该电离层起着防止太阳和宇宙空间各种有杀害生命作用的射线进入地面,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如果没有这电离层,即使地球上本来已经有的生命,也会被来自太空的各种射线杀死,地球不可能出现现在的繁荣和文明。但是电离层的正电荷以平均约1800A的电流强度向大地放电,可想而知,如果得不到补充,电离层的电荷恨快便会放尽。由于雷电不断补充电离层放电失去的电荷,保持电离层总电荷量大体平衡,使这层生命的保护屏障得以保存,使地球上的生命不致被宇宙射线灭绝。因此,可以说,是雷电促使地球成为文明的星球。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有今天的文明应该感谢雷电。
 
 
  由于雷击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因此,人类很早就与雷害进行斗争。其中取得卓越成就的有18世纪中叶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Franklin)M·B·罗蒙诺索夫(JIOMOHOCOB),L·B·黎赫曼(PHXMAH)。他们通过大量实验建立了雷电学说,认为雷击是云层中大量阴电荷和阳电荷迅速中和而产生的现象;并且创立了避雷理论,发明了避雷针。他们取得的这些科学成就,已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古籍中,有关雷电理论和避雷实践的记载十分丰富。例如东周时《庄子》上记述:“阴阳分争故为电,阳阴交争故为雷,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霆。”这些学说与现代的雷电学说是如此相似,不过它比现代雷电学说要早2000多年。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又有盛弦之《荆州记》中记述:“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了,重母畏雷,为立石室,以避之,悉之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书中谈及的白石、文石,据分析应该属于绝缘性能较好的石块。至于宋、元、明、清代的建筑物多用“雷公柱”(宋代称枨杆)等措施以避雷。
 
  在古籍中有关雷击的事故的记述就更多了,例如:
 
  《续晋阳春秋》:“太元五年,霹雳含殿四柱,杀内侍二人。”
 
  《晋安帝记》:“义熙三年六月,震太庙鸱尾,彻壁柱,若有文字。”
 
  《晋中兴书征祥说》:“元兴三年,永安王皇后至住巴防,将设威仪入宫,天大雷震,人马多死。”
 
 
  《沈括·梦溪笔谈》:“内侍李舜举家为暴所震,其堂之西屋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默。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铝者,银悉容流在地,漆器不燃灼。有一宝刀,极坚刚,就刀室中容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烁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
 
 
  《齐书·五行志》:“永元三年正月,豫章郡,天火烧三千余家。”该天火,到底是一般雷击,还是球形雷?未加考证。
 
  以上只是我国古籍关于雷记载中的点滴摘录,当然它与现代雷电理论和避雷技术相比还有差距,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的祖先能够在那么早的年代里就创造出那样完整的雷电理论,并且在技术上得到应用,这是我们民族光辉灿烂文化历史的一页。
雷电的成因
 
  通常所谓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当然,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然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畜危害甚大,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其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其三是“球形雷”,将在后面另详细说明。
 
 
  (1)雷云的形成
  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与带电的云层存在分不开,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有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但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这里我们介绍其中被认为比较完善并经常被推荐的假说。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了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上正下负。
 
 
  当地面含水蒸气的空气受到炽热的地面烘烤受热而上升,或者较温暖的潮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而被垫高都会产生向上的气流。这些含水蒸气的上升时温度逐渐下降形成雨滴、冰雹(称为水成物),这些水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图1-1),
 
  负电荷在上,正电荷在下,它们在重力作用下落下的速度比云滴和冰晶(这二者称为云粒子)要大,因此极化水成物在下落过程中要与云粒子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是其中一部分云粒子被水成物所捕获,增大了水成物的体积,另一部分未被捕获的被反弹回去。而反弹回去的云粒子带走水成物前端的部分正电荷,使水成物带上负电荷。由于水成物下降的速度快,而云粒子下降的速度慢,因此带正、负两种电荷的微粒逐渐分离(这叫重力分离作用),如果遇到上升气流,云粒子不断上升,分离的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形成带正电的云粒子在云的上部,而带负电的水成物在云的下部,或者带负电的水成物以雨或雹的形式下降到地面。当下面所讲的带电云层一经形成,就形成雷云空间电场,空间电场的方向和地面与电离层之间的电场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上正下负,因而加强了大气的电场强度,使大气中水成物的极化更厉害,在上升气流存在在情况下更加剧重力分离作用,使雷云发展得更快。
 
 
  从上面的分析,好像雷云总是上层带正电荷,下层带负电荷。实际上气流并不单是只有上下移动,而比这种运动更为复杂。因此雷云电荷的分布也比上面讲的要复杂得多。

科学工作者的测试结果表明,大地被雷击时,多数是负电荷从雷云向大地放电,少数是雷云上的正电荷向大地放电;在一块雷云发生的多次雷击中,最后一次雷击往往是雷云上的正电荷向大地放电。从观测证明,发生正电荷向大地放电的雷击显得特别猛烈。
 
 
  上面的假说首先是由威尔逊(Wilson)提出的,通常把它叫做威尔逊假说。另外,广州有位唐山樵先生对雷云的形成提出了如下的假说: 雷电的出现是与气流、风速密切相关的,而且与地球磁场也有一定的联系。雷雨云内部的不停运动和相互磨擦而使雷雨云产生大量的正、负电荷的小微粒,即所谓的摩擦生电。这样,庞大的雷雨云就相当于一块带有大量正、负电荷的云块,而这些正、负电荷不断地产生,同时也在不断地的复合,当这些云块在水平方向向东或向西迅速移动时(最大风速可达40m/s),它与地球磁场磁力线产生切割,这就好像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一样,云中的正、负电荷将产生定向移动,其移动的方向可按右手定则来判断。若云块是由西向东移动,而地磁场磁力线则是由地球南极指向地球的北极,因此大量的正电荷向上移动,负电荷向下移动,这样云的下部将积聚越来越多的负电,而云的上部积聚大量的正电,当电场强度达到足够高(25~30KV/cm)时将引起雷云间的强烈放电,或是雷云中的内部放电,或是雷云对地放电,即所谓的雷电。
  综上所述,雷电的成因仍为摩擦生电及云块切割磁力线,把不同电荷进一步分离。由此可见,雷电的成因或者说主要能源来自于大气的运动,没有这些运动,是不会有雷电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雷电总伴随着狂风骤雨而出现。
 
  (2)电离层与地面间的电荷平衡
  上面说过,地球是一个表面带负电荷的球体,并且它所带的负电荷量长期稳定在5×105C水平,而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上则带有相等的正电荷,使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电压约300KV。因而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存在一个电场,晴天时在地面附件的电场强度为120V/m。即使在晴天时,大气中总有一些空气分子被电离。
 
  在电场的作用下造成放电电流。根据观测和计算的结果表明,全地球该放电电流强度为1800A,如果长期如此,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将很快放电完毕;然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大致长期保持恒定的电量和电压,这主要由于雷暴的形成和雷击,把正电荷从大地送回到电离层,起到对电离的正电荷充电的作用。根据卫星观测资料及电学观测资料估计,在任何一时刻全地球表面上连续发生着大约1000个雷暴,从而使电离层与大地之间的电场保持稳定。见图1-3
 
  (3)尖端放电与雷击
  由物理学可知,通常物体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相等的,所以从整体来看不显示带电现象,当某一物体所具有的正、负电荷不相等时,这个物体就显示带电的特性,当物体内部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由于电荷都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性,所以带电物体中的同性电荷总是受到互相排斥的电场力作用。以一个如图1。4那样的带尖锋的金属球为例,假如金属球带上负电(同理也可以解释带上正电),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电子总是分布到金属球的最外层表面,并且有“逃离”金属球表面的趋势。球带尖锋部分的电子受到同性电荷往外排斥力最强,故最容易被排斥离开金属球,这就是通常说的“尖端放电”。此外当带电物体周围的空气越潮湿或带有与带电体相反电荷的离子时,带电体也越易放电。
 
  当天空中有雷云的时候,因雷云带有大量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作用,雷云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都带上与雷云相反的电荷。雷云与其下方的地面就成为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当雷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压高到一定的时候,地面上突出的物体比较明显地放电。同时,天空带电的雷云在电场的作用下,少数带电的云粒(或水成物)也向地面靠拢,这些少数带电微粒的靠拢,叫做先驱注流,又叫电流先导。先驱注流的延续将形成电离的微弱导通,这一阶段称为先驱放电。
 
  开始产生的先驱放电是不连续的,是一个一个脉冲地相继向前发展。它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05~106m/s各脉冲间隔约30~90us,每阶段推进约50 m。先驱放电常常表现为分枝状,这是由于放电是沿着空气电离最强、最容易导电的路径发展的。这些分枝状的先驱放电通常只有一条放电分支达到大地。
 
  当先驱放电到达大地,或与大地放电迎面会合以后,就开始主放阶段,这就是雷击。在主放电中雷云与大地之间所聚集的大量电荷,通过先驱放电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发生猛烈的电荷中和,放出能量,以至发出强烈的闪光和震耳的轰鸣。在雷击中,雷击点有巨大的电流流过。大多数雷电流峰值为几十KA,也有少数上百KA以至几百KA的。雷电流峰值的大小与土壤电阻率的大小成减函数关系,即土壤电阻率高,则雷电流峰值小;土壤电阻率低,、则雷电流峰值大。
 
  雷电流大多数是重复的,通常一次雷电包括3~4次放电。重复放电都是沿着第一次放电通路发展的。雷电之所以重复发生,是由于雷云非常之大,它各部分密度不完相同,导电性能也不一样,所以它所包含的电荷不能一次放完,第一次放电是由雷云最低层发出的,随后放电是从较高云层、或相邻区发出的。一次放电全部时间可达十分之几秒。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电磁兼容网 电磁兼容小小家 EMC工程师家园 电磁兼容(EMC)小小家学习园地

GMT+8, 2024-11-23 22:15 , Processed in 0.07534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