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小小家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35|回复: 5

IEC 防雷及相关技术标准文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6 16: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伙计,请登录,欢迎回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IEC 防雷及相关技术标准文件

 
  一、IEC-TC64标准:

IEC 664—1 1992 10: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 原则、要求及测试
IEC 60364—1 1992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1部分 适用范围、目的和基本原则
IEC 60364—2 199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2部分 定义
IEC 60364—3 199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3部分 一般性能评估
  (注:修订1在1994年,修订2在1995年)
IEC 60364—4 1992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4部分 安全保护
IEC 60364—4—43 1977 过电流保护
IEC 60364—4—442 1995 低压电气装置防止高压系统与地之间故障的保护
IEC 60364—4—443 1997 大气或操作过电压的保护
IEC 60364—4—444 1996 防电磁干扰(EMI)的保护
IEC 60364—4—473 1997 过电流保护措施
IEC 60364—5 199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第5部分 电气装置的选择与安装
IEC 60364—5—534 1997 过电压保护器件
IEC 60364—5—548 1996 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安排和等电位联结
IEC 60364—6   1997 检验
IEC 60364—7   1996 特殊装置与场所的要求
IEC 60479     1994 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
IEC 60536 1976 按照电压保护划分电气和电子设备等级
IEC 60536—2 1992 防止电击保护导则
  (已等效为国标:GB/T 12501.2—1997)
IEC 61200—52 1993 电气装置导则 第52篇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

  二、IEC-TC81标准:

IEC 1024 系列 《建筑物防雷》
IEC 1024—1 1990 3 第1部分 通则
IEC 1024—2 草案 第2部分 建筑物高于60m的附加要求
IEC 1024—3 草案 第3部分 爆炸危险建筑物和易受火灾危险建筑物的附加要求
IEC 1024—1—1 1993 8 第1部分的第1分部分指南A—防雷装置保护级别的选择
IEC 1024—1—2 1992 11 第1部分的第2分部分指南B—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维护和检测
IEC 61312系列 《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
IEC 61312—1 1995 2 第1部分 通则
IEC 61312—2 1998 3 第2部分 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联结和接地(讨论投票稿)
IEC 61312—3 1996 10 第3部分 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草案)
IEC 61312—4 草案   第4部分 现有建筑物的保护
IEC 61312—5 草案   第5部分 应用指南
IEC 61663   系列   通信线路防雷
IEC 61663—1 草案   第1部分 光纤装置
IEC 61663—2 草案   第2部分 采用金属导线的用户线路
IEC 1662   系列   雷击损害危险度的确定
  1995年4月第1版、1996年2月修订的一号文件
IEC 61819 草案 模拟防雷装置(LPS)各部件效应的测量参数

  三、IEC-TC37标准:

IEC 61643—1 1998—3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排器
  第1部分 电涌保排器的技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IEC 61643—2 1997—7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排器
  第2部分 选择和使用原理(在低压配电系统中)
IEC 61643—3 草案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排器
  第3部分 在电信系统中SPD的应用
IEC 61644—1 1997 6 (37A/48/CD)通信系统用SPD
IEC 61647—1 1996 6 SPD的元件 GDT
IEC 61647—2 1996 6 SPD的元件 ABD
IEC 61647—3 1996 6 SPD的元件 MOV
IEC 61647—4 1996 8 SPD的元件 TSS

  四、IEC-TC77标准:

IEC 61000 系列和CISPR系列标准如下:
1.防护标准
IEC 1000—1 关于一般性的内容
IEC 1000—1—1 关于基本定义和术语的说明及适用性
IEC 1000—2 关于电磁环境及EMC的电平
IEC 1000—2—3 关于辐射现象和非电源频率相关传导的环境表达
IEC 1000—2—5 电磁环境的等级分类(TYPE2)技术报告
IEC 1000—4 关于各种防护的试验和测试方法
IEC 1000—4—1 防护试验概述
IEC 1000—4—2 静电放电防护的试验方法
IEC 1000—4—3 辐射、射频、电磁场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4—4 电气瞬态过程的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4—5 浪涌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4—6 高频射频电磁场感应的传导干扰的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4—9 脉冲性电磁场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4—10 衰减振荡性磁场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4—11 电压短时间突然下降、短期中断和电压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IEC 1000—4—12 振荡波防护型试验方法
IEC 1000—4—20 采用TEM单元的试验方法
IEC 1000—4—21 采用反射箱的辐射、射频电磁场防护试验方法
IEC 1000—5 防护配置方法和预防方法
IEC 1000—5—1 配置方法和预防方法指南— 一般性讨论条件
IEC 1000—5—2 配置方法和预防方法指南—接地方法和布线方法
IEC 1000—5—6 配置方法和预防方法指南—防止外部影响方法
IEC 1000—6—1 住宅、商业及轻工业环境中通用防护标准
IEC 1000—6—2 工业环境中通用防护标准
CISPR 20 音像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的防护测量方法
2.辐射标准
CISPR 11 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电磁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CISPR 12 车辆、摩托艇、会产生火花的发动机驱动装置的射频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
CISPR 13 音像广播接收机及相关设备射频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CISPR 14 电动马达、家用电热设备、电动工具和类似电气器具的射频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CISPR 15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射频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CISPR 22 信息技术设备射频干扰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IEC 1000—3—2 谐波电流辐射的极限值(设备输入电压每相小于16A)
IEC 1000—3—3 低压供电设备电压波动和闪烁的极限值(设备输入电压每相小于16A)
IEC 1000—6—3 住宅、商业及轻工业环境中通用辐射标准
IEC 1000—6—4 工业环境中通用辐射标准
  五、ITU相关标准:K系列 干扰的防护
K11 1990 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的原则
K12 1988 电信装置保护用气体放电管的特性
K15 1995 远供系统和线路中继电器对雷电和邻近电力线路引起的干扰的防护
K20 1990 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
K21 1988 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
K22 1995 连接到ISDN T/S总线的设备的耐过电压能力
K25 1988 光缆的防雷
K27 1991 电信大楼内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K28 1993 电信设备保护用半导体避雷器组件的特性
K29 1992 地下通信电缆、光缆的综合保护方案
K30 1993 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
K31 1993 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K32 1995 电信设备的抗静电放电干扰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K35 1996 遥置电子场所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K36 1996 保护装置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16: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网络中的综合防雷问题
 
  雷电灾害的分类和预防原则

  雷击可以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从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专家们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通信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防雷主要的应对措施

  1.完善的接地系统

  接地是防雷体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按照“接地”的作用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分成“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等形式。对重要的通信设备系统,一定具备的是“工作地”,它为整个系统提供标准参考电位,有了这个参考电位,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如果系统同时由强电电源供电,还需将设备外壳接“保护地”,以保护人身安全;如果系统还有室外架空金属设备或电缆与之相连,还需要系统在合理位置接“防雷地”,以防止雷击高压串入系统中。

  如果通信系统的“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是分别安装,互不连接,自成系统,我们称作“分设接地系统”。如果三者合并设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接地系统,我们称为“合设接地系统”。合设接地系统消除了不同接地点可能存在的电位差,在发生雷击时,可以较好地抑制不同接地点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

  设备的接地及其所在整栋建筑的接地很重要。按信息产业部的标准规定,电信建筑防雷接地接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重要的电信建筑物接地电阻应在1欧姆以下(YDJ20-88《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设计暂行技术规定》)。若接地不符合要求,当交换机受到强电力干扰或雷击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机事故。

  在实际布线过程中,采用类似“分散接地”的布线方式,即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都从地线排上引出,两种地线不直接就近相连,其优点是当雷电流流过接地网时,雷电流只纵向流动,即使存在接触不良的接点,也不会造成横向干扰。

  设备的接地处理:用一根135mm2的多股铜芯导线,单独连接到接地线线排上。不同于系统的是:
  (1)不直接与交换机的正极就近相连,也不将机柜与带正极的缆、线随机连接。
  (2)机柜与高架地板及底座的接触部分都进行了绝缘处理,相当于采用了“悬浮接地”方式,以防止相近面层的静电及建筑物的杂散电流串入机柜,对通信造成干扰。

  总配线架的接地:单独从母线排上引入两根50mm2的多股铜芯导线,其中一根接到配线架底座上,另一根接到配线架上端的接地铜排上。双线分别接地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提高保安设备和告警信号电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当通信线路上受到雷击和高压电流而通过保安器入地后,可迅速降低配线架上的电位。

  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后,使设备、地板的接地更加可靠,有效地保证了设备和人身安全。

  2.合理的综合布线

  布线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布线方案,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雷电安全问题。布线工作包括程控交换机的中继线、内线、电力供电线、室内接地线等。

  设备的传输网络在室外是采用架空和埋地两种方法。其中对架空线缆应把电话线或电缆在入房前埋地,埋地长度>2ρ(ρ为接地电阻的电阻率,单位为Ω*m),实际长度>50m。而埋地一般是采用金属铠装电缆直接埋地,或非金属屏蔽电缆穿金属管直接埋地。从避雷角度来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入室电缆应选择埋地方式。

  传输网络在室内应沿专用的信号电缆槽布线,避免沿大楼结构柱或紧贴外墙敷设;强弱电电缆不宜同槽敷设,以减小干扰。

  3.确定分流限压的措施

  进入室内的网络设备应安装线路避雷器,要求在选用避雷器件时,启动电压应为保护线路信号电压峰值的1.5倍,雷电流通量大于等于0.2KA,特性阻抗为600欧姆,工作频率0~5MHZ。

  对室外有接收装置并有信号线与室内设备相联接的,应在天线接收装置引入线路与设备之间串入相应型号的避雷器。

  以上线路以及设备上安装的信号避雷器应就近做好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有的个别对接地有特殊要求的要小于1欧姆)。而且其接地线不能接在避雷针、避雷带上,应接在专用避雷器接地线上并与地网直接连接。在电源线、信号线上加装保安器(俗称避雷器),雷电电磁脉冲侵袭时,及时把雷电流分流入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选用防雷器件时,要注意其响应时间大小。有些保安器在雷电流侵入时,被保护器件被击坏了,保安器在仍完好无损,这是因为其响应时间太慢。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以氧化锌电阻(又称压敏电阻)为核心器件组成的线路避雷器,反应速度比较快,使用效果比较好。

  4.其它一些有效的措施

  确定通信机房等电位连接:即所有进出机房的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它电缆均应与总汇流排做好等电位金属连接。机房应敷设等电位均压网,并应和大楼的接地系统相连接。等电位网宜采用M形网络,各设备的直流地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网相连接。

  设备的屏蔽原则:屏蔽(包括空间和线路屏蔽)除了信号线和电源线外,机房也应作屏蔽处理,具体作法是把金属门、窗、天花龙骨和防静电专用地板接地。各点电位分布均匀,内部的工作人员和设备会得到较好的屏蔽保护。

  结束语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一个设计良好的防雷系统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严格按照综合防雷的原则,从各个可能的雷击引入途径进行规划保护,才能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运行。
发表于 2009-7-12 10: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s:9]  [s:19]  [s:23]
发表于 2009-7-12 10: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s:9]  [s:23]
发表于 2009-8-6 1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啦 [s:10]  [s:12]
发表于 2010-8-19 16: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IEC 61000-4-5 似乎有update 在2005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电磁兼容网 电磁兼容小小家 EMC工程师家园 电磁兼容(EMC)小小家学习园地

GMT+8, 2024-11-23 22:16 , Processed in 0.14947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