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请登录,欢迎回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初冬时节,兰州军区某通信团身着迷彩军装顶风冒雪奔赴千里之外的戈壁沙漠和大山深处,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保障训练。尽管在军区组织的年度训练考核中取得总评第一的好成绩,并连续6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但这些荣誉并没有让团党委“一班人”陶醉。团长刘宏博一针见血地指出:操场信息化不等于战场信息化!要切实履行使命任务,就必须按照实战要求建设战场信息化! 向战场信息化要通信质量 一次,该团给军区机关展示某新型装备,由八连配合数百公里外的某师进行组网。没想到,新装备从操场来到闹市区,却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在议训会上,刘宏博慷慨激昂:闹市比操场的电磁环境复杂,而战场比闹市的电磁环境更复杂。未来作战,新装备如果不能挑战复杂电磁环境,打赢就无从谈起! 然而,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兵训练,毕竟是一个新课题,究竟训什么、怎么训?刘宏博说,等靠是不能上战场的!为此,他们决定从普及电磁知识入手,加强复杂电磁环境问题研究,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防、攻、管、控的方法。他们请来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编撰了《战场信息化知识手册》,印发全团官兵系统学习。同时,采取实装体验的方法,让官兵按照训练要素上机感受不同等级电磁环境对通信效能的影响,解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瓶颈”问题。 为构建近似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他们采取“缩小区域、等效模拟、压缩频段”等方法,构设了“初始环境、基本环境、复杂环境、超复杂环境”4种状态、10个电磁环境等级,运用频谱占用度、背景噪声等技术指标,对战场电磁环境进行了量化描述,让指挥员随着战场电磁环境的变化,研究筹划通信保障、兵力编组、战法运用等。 把联合作战通信作为突破口 战时无线电通信具有机动性、抗毁性、保密性好的特点,强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无线电对抗训练,提高部队“动中通”、“抗中通”等能力,成为战场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落实联合训练制度。他们建立了与作战编成相适应的无线电通信保障预案,开展联合训练,交流战法,提高对抗能力;按联合作战要求参加军兵种组网训练,探索联战联训“三军一体、上下互动、结对训练”的训法。 验证通信对抗战法。他们针对未来战场特点,按照作战进程,重点研究了11种通信对抗战法的组织运用,采取实兵、实装、实通、实抗、实评的方式,重点对复杂电磁环境状态下的通信对抗战法进行演练,验证了一批新战法。 解决制约训练的体制问题。他们创新无线电通信“逐级组网”的模式,按照使命任务增加部分通信网,确保作战全程无线电网能覆盖所有参战力量;突破业务条块限制,建立了常设联合信息作战组训机构,形成信息作战联合训练长效机制;针对训练中通信信号自扰的问题,探索军地联合管理制度,提高电磁频谱资源调配、电磁环境管控和干扰分析查处能力,为作战通信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装结合为战场保障提速 近年来,随着通信新装备不断更新,报务员对新装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从而淡化了自身业务技能的训练,少数单位甚至出现完全依赖装备而忽视人员训练的现象。 一次实兵对抗演练中,在遭到干扰后,联络突然中断。情急之下,一名报务员采取人工改频方式,避开了干扰,完成了报文传递。这件事,让官兵们看到了人装结合的威力,也看到了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畅通的可靠途径。 从此,他们突出通信分队“一专多能”和各种适应性训练,恢复报务员传统的手键发报业务技能,提高报务员机上抗干扰能力。五连无线电台班长高志科苦练手键“铁指功”,右手中指、食指都磨出了老茧,终于成为熟练掌握新老装备的全能报务员,去年参加全军专业比赛获综合技能第一名。 为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他们把部队拉到各种复杂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联络对象、通信方向和通信距离展开演练,对各类通信用频装备的不同用频数据,总结特点,把握规律,初步建立了复杂电磁环境下战区联合作战无线电通信资源数据库,并探索出一批新战法新训法,使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多次在重大演习活动中出色完成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