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EN 300 328 V2.1.1 (2016-11) 在十一月份公布,生效时间定义在2017/8/31 ,强制时间为2018/8/31 ,主要与前一版V1.9.1 的差异在于: 1、法规版本对应指令不同:V1.9.1为R&TTE/新版V2.1.1为RED 2014/53/EU; 2、定义出接收机频段为 2400 MHz to 2483.5 MHz;
3、自适应性测试要求;
a、定义(TL)可以用(接收)天线组件的增益(G)进行校正,,然而波束赋形增益(Y)不应考虑。This threshold level (TL) may be corrected for the (receive) antenna assembly gain (G); however, beamforming gain (Y) shall not be taken into account.。
b、变更TL 计算公式TL = -70 dBm/MHz + 10 谴och log10 (100 mW / Pout)。
c、章节5.4.6.2.1.2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equipment using DAA与章节5.4.6.2.1.3 Non-LBT based adaptive equipment using modulations other than FHSSFor systems using multiple receive chains only one chain (antenna port) need to be tested. All other receiver inputs shall be terminated. 说明多天线接收时,仅测试一个天线端口,其余port 需将其terminated。
4、接收阻塞测试在V1.9.1版本的跳频与非调频技术的接收阻塞只有一种要求,新版区分三种类型分别做了不同的要求;
5、功率频谱密度将产品分为两种定义Option 1 & Option 2,且变更了扫描时间;
6、针对TX/RX 发射接收两种模式下RSE,明确定义ERP/EIRP 差异;Imits are e.r.p. for emissions up to 1 GHz and e.i.r.p. for emissions above 1 GHz;
7、跳频间隔测试:
a、针对5.4.5.2.1.2 Option 1 步骤1中的扫描时间由原先的1s改为自动;
b、针对5.4.5.2.1.2 Option 1 步骤3中关于跳频间隔的要求由原先的-20 dBc channel bandwidth变更为 Occupied Channel Bandwidth;
c、针对5.4.5.2.1.3 Option 2 步骤1中的检波方式由原先的RMS变更为Max Peak, 扫描时间由原先的1s改为自动。
以下我们就主要介绍变动最大的接收阻塞测试项目接收阻塞Receiver Blocking 定义a:在正常联机条件下,侦测产品的接收下降能力,其中的性能定义在 PER (Packet Error Rate) 小于等于10%,也就是说传送100 各封包,不能掉10各封包以确定产品的 Receiver 是正确的。另外如产品工作是在非跳频模式下则需要测试高低两个正常信道,以及产品为 802.11b/g/n (则选择最小带宽及最小速率下进行测试) ,如带宽 20 MHz 及速率 CCK,频道则为 2412 & 2472 MHz。 定义b:Blocking 的干扰信号与什么有关连呢?答案是EIRP,其中分成三大类: B1. 自适应类型且 EIRP 大于 10 dBm,如Wi-Fi 产品。 B2. 自适应类型且EIPR 小于等于10 dBm 或非自适应设备具备 MU (Medium Utilization) 使用能力 1%-10%。如 BLE / ZigBee 产品。 B3. 自适应类型且 EIPR 小于 0 dBm 或非自适应设备具备 MU (Medium Utilization) 使用能力1%。 定义c.举例 Category 1干扰信号类型 主要看点: a、Pmin 则代表找到产品的 sensitivity 值在往上加 6 dB; b、干扰信号的大小是在 UUT 天线前端的电平。在传导的情况下,该电平已被实际天线增益进行校正; c、频率越近时功率越小,越远时功率越大,范围干扰在 2.3-2.6 GHz 之间。
-------------------------------------------- 新版本请查看ETSI官方网站,免费注册下载。 |